革命战争年代,山东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伟大革命事业,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人民而战,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革命战争年代,党对青年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山东党团几乎同步成立,1922年7月,中共济南支部成立,同年9月,即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当时规定,共产党员不论年龄大小都参加青年团,所以山东地方团的团员和山东早期党组织成员是同一批人,他们基本在20岁左右。
(1922年9月,王尽美在济南育英中学东楼上领导并主持成立了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了广泛发动各界青年团结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山东各级党组织加强了对青年工作的领导1941年10月10日《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决定》指出:建立与健全各级党委的青委会,各级青委书记必须参加同级党的常委会……大胆的大量的培养与提拔青年干部,吸收青年干部参加一定的党的会议,督促其政治上的进步……政府得批准青年团体有单独之经费,由主任区青年团体统一支付,以便于开展工作,并加强青年团体上下级之密切关系,三条规定从政治待遇、干部提拔、经费保障三个方面加强了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这种组织领导方式一直延续到了解放战争。
党通过对青年组织的领导,实现了党旗所指即团旗所向,让万千青年同志汇聚在党旗下,听党话、跟党走,为革命事业接续奋斗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批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展现了青春最美的模样。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同参加党的一大的董必武《忆王尽美同志》的诗王尽美、邓恩铭是党的一大代表,是山东早期党组织创始人王尽美抱病忘我工作,立下的遗嘱是:“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逝世时终年27岁邓恩铭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写下“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诗句,在响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声和悲壮的国际歌声中,慷慨就义他们,是用青春热血为理想信仰而战的万千青年的缩影。
“骑着马来披着红,光荣光荣真光荣吃菜要吃白菜心,参军要参八路军……”这是曾经广泛传唱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歌谣,描绘了当时“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参军场景在呈现山东莒南参军盛况的档案图片上,临行的新兵披红戴花,骑马坐轿,村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
莒南县洙边村18岁女青年梁怀玉,在县参军动员大会上喊出:“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在梁怀玉的号召下,进步女青年纷纷加入到她的队伍里来,要嫁给那些积极主动参军的人仅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近百万青年参军,百万山东兵北上、南下、西征,浴血奋战,征程遍及全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是为革命事业奋力前行、平凡而伟大的万千青年的缩影
(山东省莒南县参军盛况)战火青春别样美,怀揣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奉献青春热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展现了最美青春的模样战火青春也别样痛,他们在好的年纪,遇到了坏的时局,硝烟弥漫,战火纷飞,食不果腹,他们面临的是救亡图存,是生死抉择。
正是无数青年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才铸就了革命的胜利青年运动浩浩荡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好历史的接力棒,用奋斗为青春上色,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追梦者圆梦人,是当代青年青春最美的模样。
(注:本微信中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